
“国家喊你来减肥,不是一句空口号。落实今年体重管理年的工作要强调科学二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吴静表示。“要有科学的理念,科学的工具,科学的研究,科学的实践,这是深化体重管理年的关键。”
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2025减重与健康管理学术交流会暨全民主动健康6623减重科普计划启动仪式正式举办。本次活动由人民日报社健康客户端主办,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学术支持,金木集团公益支持。
吴静介绍,超重和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多种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给全球带来巨大的疾病和经济负担,并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更令人揪心的是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问题,这预示着如果不加以有效的防控,未来几十年慢性病的人群规模有可能还会扩大。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当前我国超重肥胖人群已达50.7%,若不干预,到2030年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可能升至70.5%。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何丽认为,体重管理年的目的就是将关口前移,在体重失控前及时干预,避免代谢综合征和“四高”等疾病的发生。
“我国在超重和肥胖防控方面,具有体系和制度优势。”吴静表示。2024年6月6日,16个部门联合印发《“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强调“体重管理年”的基本原则是***引导、部门协作、专业支撑、全民参与。核心目标是建立支持性环境、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改善人群体重异常状况,从政策层面推动慢病防控关口前移。
吴静提出,实施科学体重管理,需要加强部门间合作,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体重管理科普宣传活动,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健康体重、消除体重认知误区;发挥医疗卫生机构、行业学协会和社会团体作用,指导公众科学体重管理。同时,积极引导企业研发体重管理创新产品,积极倡导健康消费新理念。还要调动基层单位积极性和主动性,动员社会广泛参与;营造支持性的环境,比如普及“一秤一尺一日历”,“一秤”就是体重秤,“一尺”是腰围尺,“一日历”是体重管理日历。
何丽提出,健康素养是体重管理的重要基石,健康素养水平高的人,往往拥有更长的健康寿命。我国健康素养水平的目标是到2030年不低于30%,2024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已达31.87%。本次活动是具体落实国家“体重管理年”活动,提升居民健康素养的有效举措。
何丽表示,根据“健康素养66条”,在合理膳食方面,食物多样,合理搭配,谷薯类不可缺,这是维持健康饮食结构的重要准则。坚决反对极端的饮食方式,完全摒弃主食的做法并不可取,因为葡萄糖是大脑运转的能源,长期不吃主食会导致大脑反应迟钝。中国成年人体重指数(BMI)应保持在18.5~24,健康体重并非越瘦越好,而是要通过吃动平衡、营养均衡,实现真正的健康生活。(王卓)
(责编:荆雪涛)
本文由作者笔名:都市女 于 2025-08-11 10:48:21发表在本站,非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dushinv.com/news/9372.html
最新研究:20年间全球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近乎翻倍2025-11-19
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调整:地贫、桥本等疾病标准放宽2025-11-19
黄奇帆:中国制造业正经历新格局下的三大转型2025-11-19
潜意识、负面思维、系统失衡……“心病”从何而来?2025-11-19
医生被AI换脸用于虚假宣传,网信部门高压严管2025-11-19
寒潮预警连续发布,外出重点护好头和颈2025-11-19
一到冬天总感冒,可能是你的鼻腔先“破防”了2025-11-19
我国仿制药产业经历变革,国产仿制药进入“抢滩时代”202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