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 毛圆圆)8月7日迎来“立秋”节气。8月6日下午,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立秋之后的养生关键在于主动适应热凉交替、昼夜温差显著的过渡性气候。”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院长王乐表示,建议在昼夜温差比较大的地区,老人、儿童以及有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包括冠心病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早晚做好头颈部以及腹部的保暖。
饮食上:以“润”为主应对“秋燥”
立秋以后,天气逐渐干燥,俗称是“秋燥”。王乐建议,饮食上应选择滋阴润肺、生津止渴功效的食物,比如常见的梨,可以生吃,也可以炖煮成冰糖雪梨,缓解口干、咽干、喉痛。
“银耳、百合、莲藕、蜂蜜等也都是非常好的润燥佳品,可以把它们熬制成汤羹或者粥品,比如银耳百合羹,不仅美味,而且还从内滋养,为身体补充津液。”王乐表示,同时,在秋季要减少辛辣、油炸和烧烤类食物的摄入,因为这些食物会耗伤津液,加重干燥。
按摩保健:两个穴位缓解鼻干口燥
“中医认为,燥容易伤肺。因为肺这个器官相对比较娇弱,喜欢湿润又害怕干燥,而且它和皮肤、鼻子关系比较密切,当进入夏秋季节交替时,湿度的落差会导致人体首先出现肺系或者是皮肤的体表不适感,比如干咳、少痰、鼻腔干燥、皮肤干涩甚至瘙痒。对此,中医有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缓解这类的症状。”王乐说。
比如可以用食指指腹按压鼻翼旁的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轻轻地按揉大概3-5分钟,感觉到酸胀。“通过按压这个穴位可以感受到鼻腔有轻微的湿润,缓解鼻腔干燥,甚至可以预防感冒。”王乐介绍。
此外,也可以按手背上的合谷穴。王乐介绍:“合谷穴位于大指和食指之间的凹陷处,轻轻按压3-5分钟,通过按压这个穴位,可以达到改善头面部血液循环的作用,缓解口干、鼻腔或者咽喉干燥的症状。”
(责编:荆雪涛)
本文由作者笔名:都市女 于 2025-08-07 10:48:18发表在本站,非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dushinv.com/news/9346.html
基孔肯雅热康复门诊佛山率先开诊!专攻“隐形关节痛”2025-08-07
立秋将至,心血管疾病高发!专家在线辟谣三个常见谣言2025-08-07
立秋防秋燥,中医专家给了两个具体养生方2025-08-07
艾滋病疫苗研发新进展,生物疫苗板块冲高回落现分化2025-08-07
480家企业竞逐第十一批国采,国家医保局提示理性报价2025-08-07
全球药企半年报出炉,强生456.36亿美元领跑2025-08-07
“医心有你”广医一院科普作品助力通道开启2025-08-07
减免幼儿园学费,何时开始?能减多少?2025-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