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 王艾冰 赵苑旨)8月5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梳理发现,已有包括福建泉州、福建福州、安徽合肥、广东汕头四地发布倡议,要求从基孔肯雅热境外或其他流行地区旅行返回后的人员进行自我健康监测,期间若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等疑似症状,请立即就医并告知旅居史。记者注意到,各地要求的自我健康监测时间均为14天。
“基孔肯雅热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基孔肯雅热感染者最长可潜伏12天,12天中无症状但携带病毒,若被蚊虫叮咬,病毒会通过‘人-蚊-人’传播,健康监测可早期发现感染者,及时隔离治疗并切断传播链。”8月5日,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14天健康监测只是一个倡议,目前看不具有强制性,只是从病毒传播角度,对感染者本人负责的一种表现,确保感染者一旦发现问题可以早治早康复,也能避免通过蚊虫传染其他人。他推测,按照目前形势,可能会有更多地方出台相关建议。
李侗曾说;“此前我国基孔肯雅热本土疫情较少,所以该病一直不是我国法定传染病。目前,国家对基孔肯雅热按照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其关键就是疫情监测、病例管理、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所以各地按照实际情况出台一些政策和建议是合理的。”
各地倡议均提出,“归来后应在14天内留意自身健康状况,若出现发热、关节痛/肌肉痛、皮疹等症状,及时就医并主动说明旅行史和暴露史。”李侗曾解释说:“具体操作上,大家可坚持每日早晚测量体温,若体温≥37.3℃,属于发热,需要引起重视;观察是否出现剧烈关节痛(腕、踝关节为主),并记录异常身体反应(如头痛、肌肉痛);基孔肯雅热导致的皮疹通常是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对称分布,一般是发热后两三天出现。以上三种症状出现任意2-3种,都建议及时就医。”
李侗曾提醒,“基孔肯雅热的传播介体就是伊蚊,其活跃期还有2~3个月。目前来看,其他地区出现输入病例和本土病例的风险仍然存在,各地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监测、若有必要,可继续加强防控。”
(责编:荆雪涛)
本文由作者笔名:都市女 于 2025-08-07 10:48:16发表在本站,非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dushinv.com/news/9340.html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5%以上2025-09-19
秋季是食源性疾病的高发期,处理食物要生熟分开2025-09-19
医生完成百例机器人胃癌手术:手术更精准、出血量更少2025-09-19
无糖饮料当水喝,当心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025-09-19
“没有任何征兆”却确诊胃癌晚期?这些信号别忽视2025-09-19
吃糖会得糖尿病?水果越甜糖越多?关于吃糖的八个真相2025-09-19
睡得晚和睡得少哪个伤害大?专家:都会引发炎症反应2025-09-19
00后女孩频繁染发致肾炎,医生:每年别超2次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