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传统观念中,对于老年的体重,‘千金难买老来瘦’与‘胖是福气’等看法其实都存在一定的健康误区,需要帮助老年人及其照护者破除误区,清晰认识什么是真正健康的体重状态。”7月16日,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体重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朱翠凤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7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发布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高龄老年人体质指数适宜范围与体重管理标准》。
《标准》定义高龄老人为:实足年龄大于或等于80岁的人。推荐高龄老年人BMI适宜范围为22.0至26.9。《标准》提到,高龄老年人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身高。高龄老年人每月至少测量两次体重。该标准自2026年2月1日起施行。
《标准》提到,高龄老年人个体BMI保持在适宜范围,以预防不良健康结局事件的发生、减少或延缓相关疾病及其并发症发生为管理目标。对高龄老年人采取个性化体重管理策略,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展健康管理。对BMI处于适宜范围的高龄老年人,宜维持当前体重水平,避免体重进一步降低。对于BMI 低于适宜范围的高龄老年人,宜采取措施避免其体重进一步下降,可适当增加体重。对于 BMI 高于适宜范围的高龄老年人,宜维持体重水平稳定,避免体重较大幅度增加或降低。
对于近三个月体重变化超过5%者,在排除疾病病程进展的前提下,宜增加体重测量频次,并纳入长期健康管理。高龄老年人宜通过自我管理或在其家庭成员协助下开展家庭管理,长期动态监测BMI 变化,定期前往医疗卫生机构或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参加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
“老年人体重管理与其他年龄群体相比,具有鲜明的特殊性,干预方式需要格外精细和个体化。”朱翠凤表示,老年人的分解代谢速度往往快于合成代谢,这意味着身体消耗大于建设,肌肉更容易流失。同时,消化吸收能力普遍下降,消化腺分泌减少,加之牙齿缺失、吞咽障碍等常见问题,都严重限制了营养物质的均衡和充足摄入。
找到体重管理的平衡点,关键在于将关注点从单纯的体重数字转移到身体成分上,尤其要重视肌肉量的维持与提升以及体脂的合理控制。朱翠凤介绍,评估应个性化,结合老人的健康状况、活动能力、咀嚼吞咽功能等综合判断。老年人体重管理绝非追求苗条或富态,其核心目标是维护充足的肌肉量、控制过多的内脏脂肪,从而有效预防衰弱、跌倒、慢性疾病,提升生活质量和健康寿命。(记者 石梦竹 李欣)
(责编:荆雪涛)
本文由作者笔名:都市女 于 2025-07-17 10:48:18发表在本站,非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dushinv.com/news/9159.html
最新研究:20年间全球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近乎翻倍2025-11-19
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调整:地贫、桥本等疾病标准放宽2025-11-19
黄奇帆:中国制造业正经历新格局下的三大转型2025-11-19
潜意识、负面思维、系统失衡……“心病”从何而来?2025-11-19
医生被AI换脸用于虚假宣传,网信部门高压严管2025-11-19
寒潮预警连续发布,外出重点护好头和颈2025-11-19
一到冬天总感冒,可能是你的鼻腔先“破防”了2025-11-19
我国仿制药产业经历变革,国产仿制药进入“抢滩时代”202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