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一台灵巧的智能机器人穿梭于病区间,仅用10分钟就精准收集了一整个病区的临床标本,分类准确率高达100%。这款复合机器人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唐洲平教授团队,联合华中科技大学金海教授团队共同研发。
唐洲平介绍,这款复合机器人搭载了拥有320亿参数的大模型“大脑”,集成了机械臂与自动导引车(AGV)的功能。在标本分类环节,机器人依托先进的视觉-语言模型,能精准识别试管标签信息。在标本收集过程中,它依据预设路线和任务,自动抵达各病区收集标本,无需人工调度。在运输过程时,系统会依据标本优先级和检测要求,自动规划最优路径,确保紧急标本优先、快速送达实验室,有效降低运输过程中的延误风险。
据悉,该机器人一次可收集500个标本试管,能充分满足临床业务需求。其高效性和精准性得益于医学团队与工程团队的紧密合作。唐洲平表示,此次研发是医工交叉合作的生动实例,医学团队为系统设计提供关键性的医疗需求,工程团队则依托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和丰富的自动化系统集成经验,实现技术突破。目前,联合研发团队正在积极申报发明专利,保护项目的创新成果。
唐洲平表示,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这款机器人有望在更多临床场景中发挥作用。例如,在检验科实验室辅助标本上检测流水线,实现类似自动化实验室的功能,进一步提升检验效率和准确性;也可在血液病移植仓等特殊病房承担病患的基础生活服务任务,降低感染风险,推动医疗服务向智能化、人性化方向迈进。(记者 杨林宋)
(责编:荆雪涛)
本文由作者笔名:都市女 于 2025-07-17 10:48:16发表在本站,非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dushinv.com/news/9153.html
少吃一勺盐、少放半勺油!湖南为践行“减油盐”打样2025-08-02
蜜蜂蛰能治病?中医蜂疗“以毒攻毒”专克疑难痛症2025-08-02
养生新潮还是健康隐患?“阳光疗法”并非人人适用2025-08-02
做好防过敏健康管理,多家机构发布《过敏性鼻炎应对提示》2025-08-02
“雪花手”是健康警报还是虚惊一场?2025-08-02
彩椒碗生食致钩虫感染,明星同款减脂餐暗藏健康陷阱2025-08-02
我国多地出现基孔肯雅热病例,识别三大核心症状2025-08-02
马来西亚男子疑饮污染饮料染鼠尿病身亡,我国南方曾现病例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