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1日,浙江省肿瘤医院发布消息,该院范云教授团队在最新一期的国际肿瘤学期刊《肿瘤学纪要》(JAMA Oncology)及《柳叶刀-肿瘤学》(The Lancet Oncology)发表了两项重要研究成果,针对不同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分别提出了创新且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肺腺癌患者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发生率达一半左右,约25%-40%的患者在初诊时已出现脑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尽管第三代靶向药对脑转移有一定效果,但患者的生存期仍短于没有脑转移者。如何突破脑转移治疗瓶颈,成为临床亟需解决的难题。
范云教授团队开展的临床研究,首次探索了高剂量阿美替尼(165 毫克,标准剂量为110毫克)用于初治EGFR突变伴脑转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结果显示:颅内病灶客观缓解率达82.5%,意味着超过八成的患者脑部肿瘤显著缩小,其中33.3%的患者脑部病灶甚至完全消失;患者总体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20.5个月,意味着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的时间显著延长。
研究还证实,早期ctDNA动态监测可精准预测和筛选靶向治疗获益人群,并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范云教授表示:“高剂量阿美替尼在EGFR阳性脑转移患者中展现出对全身和颅内病灶‘全面控制’的显著优势,且安全性可控。这为一线治疗提供了新选择,尤其适合无法耐受联合治疗的患者,突破了现有治疗瓶颈。”
范云教授牵头的另一项临床试验,创新性地探索了脑部放疗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及铂类双药化疗的方案。

对于没有常见驱动基因突变(即驱动基因阴性)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长期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预后较差。研究结果显示,颅内病灶的客观缓解率为78.5%,全身的客观缓解率为69.2%,表明该方案对脑内和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均有强力抑制作用;颅内和全身的疾病控制率均超过90%,意味着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0.7个月,中位总生存期20.9个月,显著优于历史对照数据,为这类难治患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获益。
范云教授表示:“研究首次证实了脑放疗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及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中的显著疗效和安全性,这项‘三联疗法’改变了驱动基因阴性脑转移患者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困境,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责编:荆雪涛)
本文由作者笔名:都市女 于 2025-07-12 10:48:15发表在本站,非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dushinv.com/news/9083.html
最新研究:20年间全球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近乎翻倍2025-11-19
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调整:地贫、桥本等疾病标准放宽2025-11-19
黄奇帆:中国制造业正经历新格局下的三大转型2025-11-19
潜意识、负面思维、系统失衡……“心病”从何而来?2025-11-19
医生被AI换脸用于虚假宣传,网信部门高压严管2025-11-19
寒潮预警连续发布,外出重点护好头和颈2025-11-19
一到冬天总感冒,可能是你的鼻腔先“破防”了2025-11-19
我国仿制药产业经历变革,国产仿制药进入“抢滩时代”202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