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在2025 年全国耳科年会上,首款国产3.0T 磁共振兼容人工耳蜗同步发布。
“过去几十年我们一直在推动,要有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人工耳蜗产品。如今,我们不仅有了国产,还有了最新的3.0T磁共振兼容的人工耳蜗,这是我国科技进步过程中的‘一滴水’。”6月14日,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部主任、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侯任主委杨仕明表示。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了解到,作为高端医疗设备,人工耳蜗市场曾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近年来,国产企业虽已推出多款产品,但部分仅支持1.5T磁场强度,在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时,往往需要对磁铁进行固定或取出,否则可能引发患者头痛甚至事故。
随着核磁设备的普及,不同类型的核磁共振成为医院普遍开展的检查项目,3.0T磁共振兼容人工耳蜗产品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但市场上依然缺少国产的身影。“我们看到了患者的需求,通过调整磁场方向等技术攻关,能让新一代植入体的患者直接进行高场强(3.0T)核磁共振检查。”诺尔康技术发展副总监罗川在会上介绍。
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刘玉和表示,随着人工耳蜗集采及多地纳入医保等政策的落地,更可及的价格也推动着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听觉植入,这为人工耳蜗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2024年,磁共振兼容人工耳蜗,被纳入工信部、卫健委高端医疗装备推广应用项目。由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作为牵头医疗机构,浙江诺尔康作为牵头医疗装备生产企业,7家医联体单位共同合作,计划通过技术培训、临床研究等方式,达到规范推广的目的。
多位专家表示,国产耳蜗在汉语识别等方面效果良好,甚至更具特点。“国家高端医疗设备技术是否‘自主可控’?我国的产品能否真正解决我国耳聋问题?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首席专家龚树生表示。
未来,人工耳蜗将会“进化”为何种形态?在圆桌讨论环节,多位专家共同畅想:人工耳蜗可否“全植入”“电极载药”如何实现.......但无论未来形态如何变化,国产人工耳蜗的身影一定不会缺席。
(责编:荆雪涛)
本文由作者笔名:都市女 于 2025-06-17 10:48:37发表在本站,非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dushinv.com/news/8783.html
中国减盐周|每天别超5克盐,减盐就是在救命2025-09-22
儿童牙齿矫正越早越好?专家:9~11岁是正畸“黄金期”2025-09-22
311个药品,2025年医保目录调整专家评审结果出炉2025-09-22
直播间“坑老”套路多,需构建全方位防护体系2025-09-22
40岁后进入心脑血管高风险期,做好慢病健康管理2025-09-22
绘养生|咳嗽太难缠,问题可能在脾胃2025-09-22
家长上岗,哈尔滨中学食堂飘出“家的味道”2025-09-22
记忆海盗入侵,大脑守护者开始行动202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