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护理人员将分“八级工”,有助实现精准供需对接

时间:2025-04-18 21:59:11点击:15健康头条

据民政部网站4月14日消息,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重点强调了全面推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形成“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

\

“‘八级工’制度反映了应对老龄化挑战的创新探索。”4月14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老龄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黄石松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随着老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需求呈现多元化、复杂性的特点,此举旨在通过精细分工实现供需精准对接,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

家在北京丰台区的马佳(化名)的妈妈,因腿部问题长期卧病在床,需要照护人员定期上门护理。“我们在各类app、社交平台信息中尝试了很多位护理人员,但良莠不一。”马佳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母亲对清洁卫生和护理人员的服务会要求比较高,但其实自己很难去识别、筛选护理服务更优质的人员,也很难给出让双方都满意的服务价格,只能不断试错。

在2019年,人社部和民政部发布的《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中,养老护理员被定义为“从事老年人生活照料、护理服务工作的人员”,其职业功能包括“生活照护”“基础照护”“康复服务”“心理支持”“照护评估”“质量管理”“培训指导”七项内容。

黄石松表示,“八级工”制度的核心在于细化服务标准,基础服务(如饮食协助、卫生清洁)由低级别护理员承担,而高级别护理员需处理更复杂的需求,如康复训练或个性化护理。这一分级可能会让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薪资,不仅影响薪酬体系,还可能推动服务价格市场化,促使养老机构依据技能水平制定差异化收费标准,同时推动行业服务优质化发展。

“这有利于推动行业向‘以技能定级、以质量定薪’转型,激励从业者提升服务水平。”黄石松表示。

(责编:荆雪涛)